close


起來已九點多 趕在9:30早餐提供停止前去用餐 用完餐辦續住 昨天到太晚了 沒看到柳江夜景 聽說柳江的山水夜景世界第三 中國第一

出來地是濕的 飄點小雨 回櫃台借傘 說被借光了 在路口回照了隱身巷弄的如家酒店 到對面聯華小超市買傘 看都是女用傘 而作罷 想說該不會下了吧


到十字路口等紅綠燈 這邊是四條路的交會處 後面是解放北路 左邊北站路 對面三中路 右邊友誼路接文昌路過去是文昌大橋


往文昌大橋走去 到昨天那對夫婦介紹的柳江邊去遊江 這高樓說是柳州的地標高樓 地王國際財富中心75層 超越了南寧58層的帝王大厦 目前是廣西地區的最高建築物 那對夫婦告訴我 迷路的話 找到這棟建築物走回 柳州市區都看得到


文昌大橋指標 標有彎塘路柳侯公園的指標 遊玩江過去看看


站在友誼路上 看廣西的摩天大樓


經過友誼路與文昌路相連處的柳州飯店


走路旁上樓梯到文昌大橋 朦朧帶點微飄的雨 走起來超舒適的 但照相就不太給力了


在文昌大橋上看過去 另一頭跨柳江的壺東大橋


文昌大橋的這一邊 就是知名的世界最長的人工瀑布 右邊是濱江東路沿江而行


柳江旁的觀景休閒走道 沿江而建稱江濱公園 正要下去沿江遊 糟糕雨勢漸大了 先撤


快走轉到彎塘路公車站避雨 沒想到愈下愈大 看一部78路公車過來 跳上車避雨 公車開過文昌橋轉往橋下走 見有商店的地方下車買傘 下車地市人民醫院東


走到商場 是柳州萬達商場 在旁邊商家買了一把雨傘25元 搭原78路回 看站牌兩頭終點站都寫桃源居 沒細看就上車 繞了一圈上橋 不是原路線 沒過原來的文昌大橋 過壺東大橋 想可能繞路吧 報終點站時傻了 沒經過剛才的上車地 只好終點站桃源居下車

下車路邊找站牌沒看見 問小區守衛 說剛進去的公車站口等車 上車問五星步行街 說在市婦幼保健院下車 下車走進步行街 下點小雨 進去龍城地下商業街 裡面好大 差一點轉不出來 從五星步行街出口出來


十二點多了 轉入巷弄找地方吃飯 進入金魚巷


看到這角間廣順粥店蠻多人進去用餐 點了一份瘦肉粥和炒粉嚐嚐看 拿了號碼牌27號就座 一會兒叫到桌號 招手 粥上桌 炒粉等了好久沒上 粥快吃完了 問小姐 進去裡面端出來 說剛叫號沒人應 想起來了 有一口音很重的大嬸叫的號聽不懂 ()_()



盆邊貼的紙條 是標示這盆已消毒過可放心使用 粥不錯吃 到目前沒踩到地雷


炒粉也吵得入味好吃 麵滑順 完食 走了不少路 下午還有得走 吃飽一點 ^_^


吃飽了 買明天往三江的車票 經過龍城地下商業街另一出口 問公安這邊的火車票代售點 說前面交通大厦轉角有售


進去買了一張明天到三江南的火車票 9:09開 76.5元+5元




買好票到過去一點的柳州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人們使用的工具


西周銅器


漢代 銅洗 銅勺




漢代 塢堡 陪葬品 是古代防衛性建築 客家圍龍屋是從屋堡演化而來











出博物館走過對街到柳侯公園 湖中錦鯉魚超大隻的





穿過柳侯公園 到江濱公園遊江


文昌大橋旁樓梯下沿江休閒走道


文昌大橋



這種天氣江邊走道走起來很愜意


下過雨 江面混濁 河水流速較大 竟然有一大媽在河中游泳


看一男士 從面前把一大充氣大內胎 用力往柳江中心拋 拋完他越過欄杆跳下河 往內胎游去 一面游一面把內胎往前推 再游過去再往前推 那大內胎 是他累時的休息浮物 也是他危急時的救命工具


對面蟠龍山公園山上的文光塔與蟠龍塔 前面蟠龍山瀑布群 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瀑布群



對面的文惠橋



有好幾群人江邊垂釣


江邊的金沙角走出去 往文惠橋方向走


看到文惠橋指標



本想走過橋看看的 下雨了 最後放棄


到橋旁邊 發現城門


柳州東門城樓 建於明洪武十二年 1379年 是柳州城牆一部分


文惠橋頭的公交站牌 東門 69路有到廣場路 到對面搭69路 沒想到又過橋 挖勒 有點搞不懂耶 和早上搭的差不多 繞一圈到廣場路


廣場路下車 旁邊就是柳州的地標




近四點 走回如家酒店休息 想走捷徑 從高樓旁穿進去 因如家是在這棟大樓後面 繞了半天 出不去 問人 說要到外面路口左轉出去 QAQ 乖乖的走正路進如家休息

六點出來吃晚飯 要吃柳州的知名小吃螺獅粉 剛上網查了一下 西環肥仔螺獅粉 可到旁邊北站路搭92路公車到 上車要搭到潭中西環路口下 車開了好一段越走越荒涼 心裡越不踏實 這就是沒照公車站牌的缺點 有照的話可看各站點 有個譜 在一西環潭子路口(跟要下車地很像) 看有幾家大餐廳 已為到了 叫下車 走過對街看了一下不是 不死心 走回對街搭公車 還是上92路 到終點站西環路口下 往前到十字路口 看到對街的西環肥仔螺絲粉


進去叫螺獅粉 老闆說鴛鴦的好不好 好 加XX好不好 好 腔太重 似懂非懂 都說好 再問也是聽不懂


付錢 打出單據一看 脆皮豬腳 >"< 在外面我是不吃豬腳的 怕處理不乾淨


每次叫好餐 才想到要叫最傳統的材道地 又錯了 吃起來 很像甘肅天水吃的涼麵 豬腳就放過它了 嗯 胃沒有在柳州畫上完美的ending 這附近還有一家 在十字路口的另一邊 林螺軒 找了半天 問了半天 沒結果 這邊街道昏暗又比較冷清 搭車走人



走回西環路口站搭92路車 過橋時突然想到 要做船夜遊柳江 已經八點多了 有點慢了



這邊公車有所謂的高級公交2元 其他1元 就是椅子上會有較優的沙發墊


快九點走到文昌大橋



遊江的夜艇 算了 用腳沿江看夜景 做半完美的柳江ending












文昌大橋下來 走回如家 前面的柳州地標燈光千變萬化 有時打出字體





柳州地形為三江四合 抱城如壺 故稱"壺城" 又叫"龍城" 龍城的名字源於南朝梁 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 是歷史文化名城 從建城至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

以前讀書時 書本有讀到 食在廣州 住在杭州 穿在蘇州 死在柳州的民間諺語 柳州有好木材 在過去以土葬為主的歲月 一副好棺材確是有它的魅力 那時棺材是人的最後歸宿 所以便有了人們對"死在柳州"的欽羨 今天走了一天沒看見半間棺材店 >j< 並不是要來量身訂做 只想來看看諺語中的柳州木材有何驚人 回來查了一下 蠻驚訝的 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到柳州做官 最後淒慘客死異鄉 柳州鄉親父老為紀念他 自當地訂購了上好楠木棺材 殮裝着他的遺體千里迢迢運回他老家山西永濟安葬 路上花了好幾個月時間 等到了家打開棺材卻發現遺體依然完好 因此柳州棺木聲名大噪 那些達官貴人無不以擁有一口上好的柳州棺材為榮 因此有了"死在柳州的說法"

1935年 曾任廣州衛戍司令的陸軍少將高景純在柳周逝世 其家人花費銀元二千餘元 訂製一副特大號棺材 用一截重量約一千公斤的大棺木 棺高1.33米 長2.33米 頭尾刻有雙龍戲珠 五囚捧壽等浮雕 華貴講究 出殯時竟出動抬夫32人才抬得動 因此轟動一時

中共成立後 實施火葬 柳州棺木壽終正寢 1979年改革開放 港澳同胞進入內地經商旅遊 都想一探柳州棺木 多方打聽棺材製作世家"鴻德"字號 轉輾找到後代傳人王菊 請她製造棺木帶回港澳 但體積過大 請她做縮小版 以利帶回柳州知名棺材做紀念 因此而讓這棺材死裡翻生 造就了柳州棺材起死回生 成為工藝品 聲名遠揚海內外

再加上金庸 古龍武俠小說的推波助瀾 柳州棺材因此名揚於世

柳洲人蠻親切的 也有不少客家人 這如家酒店前後都有華聯超市蠻方便的 後面的很大間

柳州這個城市 江濱公園很美 白天晚上都值得一走 今天用腳丈量的柳州街道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50年代背包客 的頭像
    50年代背包客

    老古的部落格

    50年代背包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