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起床感覺腳底與腳後根有點酸痛 發現腳底皮厚了不少 走了四十天 有感覺了 九點下樓退房寄背包 準備去吃知名的馬松吉牛肉麵 昨天有聽說在汽車站旁 搭10路車可到 在酒店前搭5路車 每到一站看站牌有10路車嗎 在新華超市站看有10路車 在下一站下車 沒有10路 挖勒 只有走回上一站
路邊賣的土家族特色小吃 土渣兒燒餅
在新華超市前搭10路公車
嘉峪關汽車站下車問馬松吉牛肉麵 指十字路口過去一點
馬松吉牛肉麵
櫃檯買票一碗6元 順便叫了一盤醃白菜2元
醃白菜爽口 把麵票拿到煮麵處等麵煮好端回桌
這次叫寬麵 吃了這麼多牛肉麵 感覺每一家都差不多 不管知不知名 尤其加入辣椒後
吃飽走過十字路口搭公車到嘉峪關城 發現這嘉峪關汽車站前有嘉酒公交到酒泉的專線車 太好了 去酒泉可從這邊搭耶
到公車站看有6路車到關城景區
路過一大型市場人超多 有時間過來看看
在嘉峪關城下車 發現這6路車停的終點站和4路車不同 一個在L型的這一邊 另一個在L型另一邊
到景區口買票
半票60元 懶的走買電瓶車票10元 背面蓋有含懸臂長城與長城第一墩的免費參觀 但沒車到達 要另外包車前往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起點 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 距今六百多年 前後經歷代修建 成為萬里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 比東邊的山海關早建九年 規模比它大 是長城上最大的關隘 也是中國最大的關隘 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城關內主要的建築有游擊將軍府 關帝廟 戲台 文昌閣和官井
東閘門
關西門外的天下雄關石碑 是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 肅鎮總兵李延臣視察嘉峪關防務時 見這裡南有祁連雪山 北有黑山 關勢雄偉 便寫下天下雄關四字並勒石為碑 給後人留下了永恆的紀念
文昌閣 始建於明代 重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年) 此閣在明清時為文人墨客會友 吟詩作畫 讀書的場所 到了清代末年 成為文官辦公的地方
文昌閣右邊維修中的城牆
嘉峪關戲台是清乾隆57年(1792年)嘉峪關游擊將軍袋什衣主持修建 是當時守城官兵 城內居民及過往商旅的娛樂場所 戲台兩側對聯"離合悲歡演往事 愚賢忠佞當場認"
戲台對面的關帝廟 明末清初從內城遷過來
柔遠門 內城西門 門額刻"柔遠"兩字 意思是明王朝對邊陲各游牧民族實行懷柔政策 安撫邊緣地區 以實現長治久安的治國方略
光化門 內城東門 面向東方 表示旭日東昇 瑞氣普照大地 上面的光化樓建於明正德元年(1506年) 樓閣分三層 第一層為磚木結構 第二三層為木結構榫卯咬合而成 雖然歷經五百多年風風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災害 還是巍然屹立在關城之上
馬道 現為方便旅客遊覽 一半鋪設階梯
城牆上看光化門
城牆外長城
西甕城門樓後簷台上的一塊定城磚 這塊磚大有來歷 相傳明正德元年(1506年) 明王朝為加強西北防禦 修建嘉峪關關城和城樓 負責施工的校尉郝空 平時對工匠很摳 有一位名叫易開占的修關工匠 精通九九算法 所有建築 只要經他計算 用工用料十分準確和節省 開工前 郝空問易開占修建此關需要多少磚 易開占自信的說一共需要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 郝空說磚如數給你 要是建好少一塊多一塊 我都要砍你的腦袋 並罰眾工匠各服苦役三年 易開占毫無懼色 便帶領工匠日夜趕工 這郝空使壞 偷偷多放了一塊磚 關城竣工日 工匠們發現多了一塊磚 易開占知道有人要陷害 將此磚藏於西甕城門樓後簷台上 郝空來驗收 一時找不到他多放的一塊磚 努力再尋找一遍 終於被發現在西甕城門樓後簷台上多了一塊磚 要叫人拿下來 治工匠的罪 易開占大喝不能動 那是定城磚 動了城就會倒榻 嚇得郝空不敢再追究 於是這塊磚就一直被放在原地
嘉峪關城
城外可乘坐駱駝體驗關外荒漠景觀
古時候出了這嘉峪關關城就是塞外了
參觀完關城往回走
游擊將軍府 始建於明隆慶年間 是明清兩代鎮守家峪關的游擊處理軍機政務的場所
出來東閘門右邊有電瓶車可搭回景區門口會路過博物館 等了好一會沒車來 用走著下去
沒多遠見左邊是博物館
古代使用的兵器
漢代木觚 觚-古代書寫所用的木簡 有六面或八面 每面均可書寫 這觚文是漢武帝重病臨危時對太子的遺昭 內容涉及朝代興亡諸事 並明確提到"明察烽火" 可見其彌留之際 邊關戰事仍縈繫在心
封簡 封簽 封泥為古代公文傳遞所用之密封措施
銅車馬儀仗俑 這是武威雷台漢墓出土的複製品 下兩站要去參觀的地方
東漢出土的木軺車 軺車是古代一馬駕駛的輕便車
魏晉墓出土的彩繪磚
明代字磚
銅獨角獸 魏晉墓出土
從博物館出來搭電瓶車回景區 從仿古街逛出去搭車回酒店拿背包
嘉峪關的各路公車路線圖
從酒店搭9路到雄關廣場轉10路到汽車站搭專線車到酒泉
嘉酒公車的停車點
嘉酒公車到酒泉上車投3元 三點離開嘉峪關往酒泉
這嘉峪關景點與環境皆不錯值得一遊 一天可完成 早上九點包車遊魏晉墓 十一點看嘉峪關城 二點出來包車開往懸臂長城 四點進長城第一墩參觀 六點往回走路過嘉峪關城外下來拍全景與觀夕陽 七點多市區吃晚飯 八點搭車離開 可北上敦煌-烏魯木齊 南下蘭州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