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醒來 思考張掖博物館要不要去 因功課作不夠深入 問到的人又語焉不詳 決定放棄 八點三十起床打包行李 準備往武威 先下樓吃早餐 到甘州美食廣場完成心願 散步過去 作個最後巡禮 從旁邊的陳家花園巷走到接南城巷的縣府路十字路口 看到一家穆斯林餐廳人爆多 人進人出的 進去看看
餐廳應接不暇 每人都一碗臊麵 也點了一碗看看5元 給一張小麵票
到廚房前排隊給票領麵
吃起來黃面的味道 鹼味太重 芡芶的太濃 烏黑烏黑的湯汁 豆乾粒配料 第一次吃到這麼難以下嚥的食物 悲催 張掖的結尾竟是這樣 遺憾啊
走回酒店9:15拿背包閃人 前面打車到汽車西站下車9:25 進汽車站買了9:30分武威的班車58元 準時發車 車內連我四人 一路上拉客車開的非常慢 到河西學院前停了十分鐘 也都沒拉上人
車開到另一汽車東站載客 沒想到車在這邊作整合 先另一輛車上的一人過來 再叫我們通通下來換另一台大巴 等了一個多小時才開車 還是有好幾個空位 差點等瘋了 十點四十五分才將車慢吞吞開出 也是一路叫客 要崩潰了 拉了只剩二個座位 才正式上路 在山丹停車休息十五分鐘上下車 最後開車上高速 到樂豐下高速 二點進武威市區 被折騰到要尿失禁 ==
張掖這客運車是到目前我所走過的城鎮最糟糕的 完全無政府狀態 有辱"金張掖 銀武威"的封號 要搭張掖客運車的千萬要注意 當初想說客運車與火車差不多時間 也忘了到馬蹄寺的教訓 一方面那是南站這是西站不可能也一樣吧 那時沒多想 後面查了 火車只要二個半小時 車資便宜18元 時間有保障也較快 倒是張掖公車非常有次序 值得讚賞
武威古稱凉州 中國葡萄酒的故鄉 中國人參果之鄉 世界白牦牛唯一產地 重點文物旅遊景點有 一馬(馬踏飛燕) 一碑(西夏碑) 一寺(白塔寺) 一窟(天梯山石窟) 一塔(羅什寺塔) 一廟(文廟) 一堡(瑞安堡)
武威汽車站下了車往對街走過去
到公車站牌看了一下 問旁邊交警 到附近如家酒店要搭幾路公車 他手一指 就在前面左邊用走過去就行
走一站的距離 到如家前的站牌天馬賓館 後來發現這雙擁線到文廟 也就是可到西夏博物館
進如家辦入住140元 上樓整理好已三點了 下樓問吃了 說對面有一凉州市場裡面很多賣吃了
這市場裡面分了三區美食街 裡面都相通 先看了一圈
看了于老四炒拔魚 很好奇與張掖炒搓魚有何不同 進去吃吃看
點炒拔魚一份10元 給了一碗麵湯 西北地區都會附麵湯或茶 拔魚炒的味道不錯 加了娃娃菜青椒番茄牛肉 麵條兩頭尖 像客家的米篩目 梅州的老鼠粄
吃飽出來看有一攤老字號賣驢肉的 逛景點後過來切一些配啤酒 這邊很多攤賣驢肉與醬肘子的
到市場外面不知道怎麼搭公車 問人博物館搭幾路車 也不知道 說打車過去4.5元 搭車到武威西夏博物館 給證件登記 免費進入
武威西夏博物館位於文廟旁 展出有西夏碑 國寶木緣塔 西夏木版畫 西夏泥活字版經文等
西夏王朝開國皇帝李元昊因為喜歡兒媳婦 被他兒子削掉鼻子 流血過多 不治身亡 可謂史上死的最窩囊的皇帝了
一級文物 世界最早發現的鋼火炮
西夏符牌與首領印
佛經印本 漢字與西夏文
藏文眾神祈願木牘
原建築
西夏碑 凉州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碑銘文是由西夏文和漢文所寫成 是迄今所見漢文與西夏文對照字數最多的西夏碑刻 是研究西夏王朝歷史的重要瑰寶
西夏錢幣
西夏時期繡花鞋與牛皮鞋
藍綢與粗布鞋
逛完博物館出來到旁邊的武威文廟 要門票 不給買半票 要有老人證才行 買了全票30元入內
裡面的大槐數都有五六百年歷史
後面很多地方都在整修
這些很多都是中華民國時期所留下的匾額
于右任
五百七十多年的老槐樹
在這邊遇一對父子 到橋上結紅布條 父親攜子來求金榜題名 天下父母心
文廟與博物館前的廣場表演者與觀眾
到文廟廣場旁公車站問人到鳩摩羅什塔要搭到哪一站下車 說到文化廣場下車走過去可到 其實這16路車有到雷台漢墓 那時不知道雷台十字過去不遠就是雷台漢墓
文化廣場下車
下車走過去路口問交警 說這大馬路過去一點是正門 但在維修 叫我走旁邊這條路過去下一條巷右轉進去可看到
鳩摩羅什寺 始建於東晉後凉時期(386~403年) 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 據史書記載 在後凉建國初年 呂光挾持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到達武威後 為了安頓他的心身 便下令招募各地能工巧匠 大興土木建造寺院 建好後 便命名鳩摩羅什寺 讓鳩摩羅什住在其中 弘揚佛法
1927年武威發生7.7級大地震 凉州的許多名勝古蹟被毀壞殆盡 剩旁邊圍牆 1934年武威國民政府在原址上重修了鳩摩羅什寺塔
羅什寺塔 鳩摩羅什法師圓寂後 他的弟子遵其遺囑 將他的"舌"舍粒供奉於寺內 並在供奉"舌"舍粒處造寺塔一座
羅什法師紀念堂
待續..................................